值得拥有好书分享要点提要

随着桔子年龄的增长,我们也面临着很多教育方面的困难,迷茫,不知所措。感谢《樊登读书》,真的推荐了很多很适用的书。教育是自我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也是个人觉得受益匪浅的,很多划重点的都能解决日常中的实际困难。

《妈妈知道怎么办》,作者是著名主持人,亲子教育专家王小骞,全书从六个部分,六个拆字(听、忍、聪、塑、教、爱),来给大家提供了系统的、完备的育儿行动路线图。

妈妈知道怎么办01有沟无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定律”:如何不吼不叫地让孩子“听话”:想让亲子沟通更有效,应做到以下两点:

1、和孩子沟通时,父母的神态表情要保持平静,态度温和;肢体语言也要注意,不能摔摔打打,夹带火力。

2、和孩子沟通时,父母的语气口吻要保持平和,尤其是张嘴说出的第一句话,这往往决定着本次沟通的成败。

优越感倾听vs同理心倾听:如何真正地听孩子说话:做好“同理心”倾听,做好以下四点:

1、认真看着孩子的眼睛或眉心,不打断孩子说话。

2、等孩子说完,简单重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或者半句话。

3、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去理解孩子。

4、保持语气平稳、态度温和。

2、优越感倾听vs同理心倾听:如何真正地听孩子说话

拉波波特法则:怎么才能和孩子达成有效共识

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三个方面:

1、“阿拉拉特法则”:复述观点;理解观点;认可观点;提出反对意见,给出充足理由。

2、和孩子说话要用直接信息,不要用间接信息。

3、和孩子说话时,一句话不要超过三个信息。

2、优越感倾听vs同理心倾听:如何真正地听孩子说话

“你信息”提问vs“Yes,and”表达:如何提问孩子才肯说

如何对孩子提问;

1、“你信息”提问,父母在对孩子提问的时候要用“你信息”过渡自我,把说话的主导权交给孩子。

2、“yes,and”表达。先用yes对孩子表示接纳和肯定,再通过and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孩子还原事件的真相。

2、优越感倾听vs同理心倾听:如何真正地听孩子说话

慎对脏语气期:孩子故意用脏话骂父母怎么办

应对孩子的脏语气期,有两个建议:

1、孩子在家说狠话,父母直接装没听见,不去做任何回应。

2、孩子在外面对别人说狠话,父母依然不理会孩子,但要当着孩子的面给对方道歉,以此让孩子知道他说的那些话是不受欢迎的。

02暗理性-父母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1、冰山隐喻:为什么情绪总失控

当父母感觉自己面临情绪失控,该怎么做?

1、接纳自己的情绪。情绪不分好坏,所有的情绪都应得到我们的接纳和正视。

2、使用冰山理论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分析。用“走冰山”的方法来一层层地认识自己。

3、自我察觉。反思自己出现某种情绪的真实原因。让我们失控的,未必是孩子。想一想在自己的成长中,有什么样的深度刻录。

2、一致性表达: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

克服情绪表达障碍,分两步:

第一步,识别情绪。按下“暂停键”,冷静下来,识别自己真正的情绪。如果无法冷静,可以使用“逃离现场法”。注意三个原则:“事发地”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扭头就走、跟孩子语气平稳地打招呼。

第二步,做一致性表达。言语克制、语气平稳地说出自己真正的情绪。

3、负情绪链条:怎样有效克制坏情绪蔓延

处理负向情绪,有三点建议:

1、不要直接发泄情绪。这样会让负情绪链条向下传递,伤害到其他人。

2、不要“生弊”。“生弊”只会让负向情绪逐渐积攒,最后出现井喷式爆发。

3、应对负面情绪,可以使用“情绪缓释法”。这个方法有三步,憋感觉察,识别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完成憋感释放。

4、ABCs教育法:如何真正做到不吼不叫

关于“不吼不叫”,有三点建议:

1、明确“吼”和“骂”的概念。吼是针对孩子的行为,就事论事。骂是不仅针对行为,还针对孩子的品性进行言语攻击。父母可以吼孩子,但绝对不能骂孩子。

2、吼孩子需要边界,只有孩子做的事情触犯父母的底线,或者涉及原则性问题时,父母才可以吼孩子。

5、弗洛伊德抑制:怎样放弃“打孩子有效”的执念

打孩子的五个严重的后果:孩子可能会变傻,可能会变得爱撒谎,可能会学习父母打人的暴力方式,自尊心会受到巨大的伤害,会变得不自信,可能会形成易怒的性格。

6、一生被童年治愈,还是一生治愈童年

父母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但如果已经发生了,可以做以下三步补救:第一步,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向对方道歉;第二步,父母一起跟孩子道歉;第三步,和孩子解释事情的经过,说清吵架的原因和结果。

7、纠缠关系的边界:如何让亲密的关系不再伤人

在亲密的关系中,我们往往会陷入一个“我和你关系好,才对你发脾气”的误区。关于跳出这个误区,有三点建议:

1、识别“重要他人”。珍惜父母、配偶、子女以及知心好友对于我们人生有重要影响的人。

2、越在“重要他人”面前,越需要调动情绪管理的意愿。

3、如果情绪无法控制,向“重要他人”做一致性表达。尤其是对孩子,父母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

03

增强回路

-如何让品格成为一种日常-

当前偏差纠正:如何有效解决孩子的拖延症

如果孩子拖延、磨蹭,父母可以使用“六步闹钟法”,“顺毛捋”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和孩子约定时间,再次确认时间,上闹钟定时,闹钟一响即刻履行约定,给出正向反馈。同时父母要做到,全程保持态度温和、语气平稳,否则容易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而达不到效果。

意志力是有限资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试试:

1、创设场景,在任务开始前,有意识地给孩子设定一些“仪式程序”。

2、切割任务。孩子不专心,并不是不想做,而是没头绪,切割任务可以让孩子觉得任务是可以驾驭。

3、游戏训练。通过一些小游戏,也能有效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此外,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好”的地方去夸奖,而不要重视做“否定催眠”。

生活参与度:如何真正塑造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四点注意:

1、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可以协作,但不能代劳。

2、让孩子的指尖动起来,这可以促进孩子大脑的生长发育,还能培养孩子的统筹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根据孩子的能力,布置任务或者适当拆分任务,任务过重,只能压得孩子想放弃。

4、孩子自己做任务时,父母心里要做好孩子动作慢的预设。

哭泣免疫法vs情话陪哭法:孩子总哭闹怎么办

孩子哭闹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孩子哭闹,父母可以使用“情话陪哭法”,做好以下两件事:

1、“共情”。把孩子当时的心情描述出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

2、“陪哭”。孩子哭的时候,陪在他的身边,帮助他度过情绪难关。

自主意识主导:“不听话”的孩子更优秀

关于孩子“顶嘴”,父母需要建立两个认知:

1、孩子在两岁叛逆期和十岁青春期出现“顶嘴”行为时正常表现。

2、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不同意孩子说的观点,但是要捍卫孩子说话的权利。

内心丰盈: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对于孩子分享,我们要认识到以下三点:

1、分享不要当成“美德培养”,而是孩子的内心能量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发生的行为。

2、家里来了小朋友做客,父母可以提前“备份”玩具,提供给其他小朋友,而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

3、在公共场所,如果孩子拿到的公共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走,父母可以示范如何正确拿回玩具。

04人的塑造-如何给孩子坚实的“人生基座”-

1、真话的代价:孩子撒谎怎么办如何解决孩子撒谎?父母可以用以下三步做法:

1、先问what,平静耐心地了解发生了什么。

2、探寻why,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发现孩子的真正需求,并排查家庭环境中的“撒谎助推器”。

3、告知How,明确告诉孩子,说真话不会挨训,但撒谎是不被允许的。

2、成长型思维:如何应对孩子的畏难情绪

当孩子出现畏难情绪,用好9个字:

1、降难度,给孩子踮踮脚够得着的难度。

2、拆模块,把一个大人物拆成小模块,一个个地完成。

3、上夸奖,夸具体过程和行为,让孩子直观看到自己的优点并保持,同时,让孩子知道失败是一件很酷的事,是他成长的资源。

3、决策放权: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让孩子成为优质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父母做好这三件事情:

1、把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孩子。

2、尽职扮演好“玩伴、朋友、顾问”的多重角色。

3、当好提问者。

4、温和抗挫:什么才是人生核心竞争力

培育孩子的抗挫力,父母要扮演好两个角色:

第一种角色,做“旁观者”,父母要有耐心,把战胜挫折的时间留给孩子。

第二种角色,做“轻推者”,孩子需要帮助,父母可以给一些指导和协助,但是千万不要代劳。

5、两面派悖论:检视家庭成员做法的一致性

要想别让孩子成为“小两面派”,有两点建议:

1、先统一,再行动,家庭成员的共识是最重要的基石。

2、家长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明一套暗一套”,属于家长的功课要做足。

6、勇敢的能力:孩子胆小怎么办

孩子胆小只是大人眼中的“胆小”,父母要避免人为制造“胆小”,要注意四个方面:

1、别故意吓唬孩子。

2、不把自己的恐惧传递给孩子。

3、停止对孩子过度保护。

4、不给孩子贴“胆小”标签。

05内驱萌芽-如何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和学习-1、迟到的语言爆发期:孩子说话晚怎么办

如何给孩子做语言建仓,有三点建议:

1、在孩子的语言成长期,给孩子一个更规范的语言启蒙环境,所以,日常交流用词要做到准确表达,少用代词,多用名词、形容词和情感类词汇。

2、把你对孩子的爱变成对他们的一种倾诉,多和孩子聊天,不要认为孩子听不懂就不说。

3、建立有效的早期阅读启蒙,给孩子适度的阅读体验。

2、赫洛克效应:孩子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关于父母陪写作业的健康建议:

1、提前预设出错率,允许孩子出错。

2、学会接纳孩子写作业的磨蹭,对于孩子写作业慢的现实,持有良好的理解和接纳度;关于孩子写作业良好习惯的养成,给出三个方法:谈判履约法,拆分任务法,激励法。

3、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孩子遇到困难就放弃

父母应该如何避免造成孩子“习得性无助”?需要做到:

1、习惯性批评。指责孩子是不可以的。不能随意批评、指责孩子,让孩子形成“我不行”的心理暗示,最终变成一种长期的“习得性无助”。

2、父母应该学会避免对孩子“最近发展区”认知障碍,充分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不给孩子提出超出能力范围的要求。

4、兴趣转移:如何避免孩子对电子产品上瘾

关于如何避免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上瘾:

1、给孩子的生活创造更多趣味性,除了手机,给孩子更多的其他娱乐方式。

2、给孩子做需求转化,调动孩子自己的需求。

3、明确规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用“闹钟法”执行约定。

5、自主选择权:如何给孩子报兴趣班

父母给孩子报兴趣班需要遵循三大原则:

1、父母要让孩子自主选择兴趣班,可以引导,但不能强迫。

2、孩子确认让某个兴趣班,父母要提前和他约定最低学习时长,并坚决遵守约定。

3、孩子中途表现出强烈放弃意愿时,家长要“慢处理”,探究原因,为孩子赋能。

6、玩学不二思维:孩子只想玩不想学习怎么办

为什么要谨慎对待平时所谓的爱“瞎玩”的孩子?原因有三:

1、玩出完整的知识地图,瞎玩有助于拓展知识面,搭建立体的知识结构。

2、玩出超链接的思维方式:瞎玩有助于孩子建立一种高度相关性的思维方式。

3、玩出深度亲子关系:父母陪伴孩子“瞎玩”,可以建立高质量的亲子亲密关系。

7、反溺爱:应该如何给孩子零花钱

关于给孩子买玩具的问题,分享两个方法:

1、建立玩具额度制度,在约定时间内规定买玩具的数量,金额不限,但要在父母可以接受的正常玩具的范围内。

2、建立可以自由支配零花钱制度,在约定时间内给孩子一定金额的零花钱,需要注意的是,设定好规则就要坚决执行,无特殊情况不能打破。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想办法灵活应付。

06角色觉醒-如何成为孩子最强大的支持系统-

爱的健康度:读懂孩子才会爱

化繁为简,搞定下面两件事就好:第一件事是“看见”孩子;第二件事是多“囤”一些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硬核知识。

角色类型:如何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父母的教养方式按照两个维度进行了划分:一个维度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情感响应度,一个维度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控制度。专断型父母:高要求,低响应;忽略型父母:低要求,低响应;放纵型父母:低要求,高响应;权威型父母:高要求,高响应。

稀缺资源投入:不砸钱也能富养孩子

富养孩子的四个层面:层面一,肯为孩子花钱;层面二,肯为孩子花时间;层面三:肯为孩子学习;层面四:肯为孩子改变。养育孩子,同样也是我们生而为人的第二次成长。

马太效应:如何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当我们持续给予孩子恰当的鼓励,就会不断放大他的优点,孩子很难不走入一个积极正向的成长轨迹,眼睛里的光也会越来越亮。

损失厌恶:到底该不该让孩子“抢跑”

让孩子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三方面因素:一是自信,即孩子相信“我可以做得好”;二是渴望,即孩子有意愿去把一件事做好;三是肯定,即孩子发现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他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xjxbxz/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