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丹毒袭来齐鲁动保有妙招
最近一段时间,南方各省爆发了猪丹毒疫情,给养殖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猪丹毒的发病特点,发病原因,防控等做了介绍。 注意! 丹毒袭来 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rhusiopathiae)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发病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慢性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 红斑丹毒丝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对盐渍,阳光,冷冻等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可在土壤中生存和繁殖,对酸类,碱类,醛类消毒药和热抵抗力较弱。 主要传播途径:蚊虫叮咬、饲料(消化道)、皮肤创伤、直接接触、土壤 发病特点: ?发病猪群以30kg以上的保育育肥猪为主,确诊晚的话死亡率较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急性型体温升高可达41℃以上,发病猪一般2-3天死亡,主要以发热为主,一般无其他的特定症状。 ?亚急性以皮肤如颈、背、腹侧的疹块为特征,形状不规则,甚至全身性的充血发红。 ?慢性病例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变来的,特征是关节炎,表现破行和运动障碍。 最近流行的主要原因: !!由于国家政策原因,环保监察力度加大,猪场的拆迁导致人员和猪的大范围流动,加之生物安全意识缺乏,尤其是拉猪卡车的消毒不严格,为传染源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夏季天气炎热,部分猪场自种青草作为一种补充饲料饲喂猪群。猪丹毒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青草容易将病原带入栏舍。加之雨水将土壤中的病原冲进水源,加重了传播的风险。 !!部分区域猪丹毒已基本控制,且在较长的时间未发生过,所以忽略了疫苗的防控。加之夏季蚊虫,猪群的活动频繁等有利于猪丹毒的传播,增加了感染发病的风险。 防控措施: 未发病猪场:?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如果是免疫活疫苗,需要在免疫前后停止饲喂对丹毒杆菌敏感的抗生素7天左右。母猪每年免疫3-4次,每头1-2头份;保育猪4-8周首免1头份。 ?重视生物安全。做好全进全出,严格做好栏舍,走道,用具的消毒工作,重视栏舍卫生,各类人员,猪群车辆的流动严格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商品名:绿安康)1:。 发病猪场:?采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商品名:绿安康)1:全群带猪消毒,尤其是栏舍走廊,栏舍脚踏盆,猪场门口消毒池,进出猪场的车辆严格消毒。 ?每吨饲料添加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3kg+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商品名:解益舒)1kg,连用5-7天。 ?发烧不吃料的猪,每斤体重,注射5ml10%恩诺沙星注射液(商品名:齐鲁安欣)+1g注射用头孢噻呋钠(商品名:替奥福)+10ml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商品名:福欣安),连用2-3天。 更多产品介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jpjbxz/9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威研堂10夏日猪群高发传染病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