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正当时,肝好百病不侵
白癜风专家团 http://m.39.net/pf/a_6185588.html本期导读 ⊙ ⊙ 春季,人的身体也要顺应天时来养生,经过一冬的休养和潜藏的人体,趁着春季的阳气升发之势,好好掌握这养肝护肝、祛病防病的好时机。 春天,天地之间阳气升发,人则容易肝火旺。春天人们易于烦躁,发脾气表面上是让别人受气,其实不然,发脾气的人自己受伤最重。肝火一动,气机乱窜,火扰神明,诸脏受病。俗话说“气大伤身”,即是如此。由此也提示我们,春天养肝,是养生的关键。中医认为人的健康跟自然界四季是相关联的,并称此为“天人合一”。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肝正好是这个特点,肝主生发,也是向上生长的一个过程,所以说春天跟肝是对应的。春天阳气升腾,万物生发。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养生以顺应阳气自然生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如果按五运六气来看,今年是木运太过。《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同样指出脾土的问题。会出现什么问题?《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癫疾。”人们多患飱泄,消化能力减弱,食欲不振,肢体沉重,烦闷抑郁,肠鸣腹胀、四肢肿胀等病。由于木气太过,导致在本藏经络也会出问题。容易会出现失意,易怒,头昏眩晕,眼黑发花等头部疾病。《素问·五常政大论》:“发生之纪……其经足厥阴少阳,其藏肝脾……其病怒”。说明脾土问题是肝引起的,木过旺容易过怒。丁壬化木,壬水又生寅木,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木气太盛。脾之气在人体主平衡协调,肝气上升太猛,脾之气则无法平衡协调,从而出现气逆、气滞、气胀、气下等各种肝脾不和的症状表现。这就叫木郁不达。具体症状上面已论述。木郁不达则要疏肝健脾。 肝真的这么重要?肝,对脏腑、气血津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保证肝脏本身功能和其他脏腑功能协调有序“办公”的重要条件,是维持机体健康状态极为重要的一环。1.主疏泄比如说体内的气机、情志的疏泄,当一个人的肝脏功能正常的时候,整个人表现得气志昂扬,精神也比较好,情志也会比较欢乐。但如果肝主疏泄的功能受到了压抑,那么人的情绪也不会太好,消化吸收功能也会受到影响。2.主藏血这是指肝脏具有储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有些人年纪大了以后,眼睛会干涩、昏花,这里面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肝主藏血功能的下降,可以使用一些滋补肝血的食物或者药物来改善双目不适。如果说筋膜失养,那么四肢的关节就会出现拘急、麻木,如果肝血失养影响了女性的胞宫,那么妇女的月经量就会减少,甚至可能导致出血倾向的病理变化,比如说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3.参与生血古人认为,肝脏还有一部分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素问·六节脏象论》记载:“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张氏医通·诸血门》记载:“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则归精于肝而化清血。”春季常不少人都有“春困”的表现,常见困倦无力、昏昏欲睡,早晨闹钟响了多遍也不愿醒来,这正是肝失所养的表现。《黄帝内经》载:肝为罢极之本。“罢”,音同“疲”,说明肝是耐受疲劳的根本,春季没有好好养护肝脏,就容易出现“春困”。为什么春季要养肝?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五脏与四季相对应,五脏也跟自然界一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循环。四季之中,肝脏主四季之首的春季,“五脏应四季”即四季之中春天属肝,肝外应春天,肝脏在五行中属木,春天正是万物复苏、阳气渐生的季节,与肝相呼应,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季养肝即是应季养生。四季养生遵循“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中医将“肝”明确定义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春季是养肝的最佳时机,春天阳气升发,既充满希望,也容易出现一些病症:1、春气内应于肝,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干扰神明,易致失眠;2、肝气旺盛也使人情绪高亢,易出现烦躁、易怒;3、原有躁狂症患者易出现激愤、骚动、暴怒等状态;高血压患者易见头晕;4、阴虚火旺之人易见病情反复;老年人肾根不固,若阳气升发太过,易致阳脱。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节奏过快,肝气郁结,郁结久了之后容易化火。因此,血压升高、乳腺胀痛、月经失调、失眠等是因为肝火引起的不适,在春季尤为常见。除了常见的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外,春季养生还要注意健脾祛湿,舒肝降火。春季容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而肝气郁结容易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引起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也会受到干扰而得病。中医讲,肝主疏泄,百病从肝治。春天肝主时,因此,春天是治疗各种与肝主疏泄相关的病症的最佳时间。春天木旺,由肝主时。平素肝旺之人逢春最需重视养肝,需心情舒畅,少发脾气,以顺肝气之升发。春天过怒,最伤肝气。或肝火上浮而为头晕、耳鸣;或肝气横逆而为脾痛、纳差。肝主疏泄,为气血食湿代谢之动力,肝郁而失疏泄,初则湿聚成痰化饮,久则周身气血失调,痰饮血瘀化成症瘕积聚,故治此首在疏肝。春季如何养肝?肝属木,应于春。春天肝气升发,当养肝、柔肝、润肝,而不能耗肝、损肝、燥肝。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养好肝,则五脏六腑都会和畅起来。酒性慓悍滑利,能增湿热,能伤肝气,因此说春天喝酒一定要适量,否则其对肝的伤害甚大。从一日来看,肝应于晨,所以晨起建议喝点姜糖水,这样能温升肝气,利于健康。春天阳气升发,有人说,应该顺应节气吃一些升发物,这样才是顺应天时。的确,若平素健康无病之人可以按节令调节饮食。但若属易过敏的体质,每逢木气升发病情易见反复。因此逢春需忌辛散升发之类的食物,反而可以吃些酸性收敛的食物。古代大医早已明示,肝德在散,用辛味可助肝之散,用酸味可敛肝之过散。“春宜养肝”,即春天应调畅肝气,补肝血,滋肝阴。春天肝主时,肝要努力工作,就会因疲劳而生病。因此,春天要养肝。男女的养肝之法有共同之处,也各有侧重。正确养肝,找准方法很重要,方法对了,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可以多吃些养肝护肝的食品,如桑叶、葛根、红枣、决明子、枸杞、菊花、黑芝麻等。特别适合平时有心烦气躁、目视不清、口苦口粘、饮食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质量低下的朋友。锦章堂中医内科中医内科以姜增明院长的带领下,应用一人一方口服中药结合姜氏调灸疗法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体质、不同症结等。给予的穴位进针、行针、退针手法也不相同,是以通经脉,调气血平阴阳来治疗全身疾病,对胃肠疾病、失眠、神经性头疼、头晕、三叉神经痛、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月经不调、痛经、内分泌紊乱等内科、妇科、儿科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均有良好疗效。具有创伤小、痛苦小、见效快的特点。 ●痔疮不用手术就可以根治●静脉曲张怎么治●中药如何熬制坐诊专家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bxzzl/9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3月小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