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区域爆出有大批猪感染了猪丹毒而死亡,引起各地猪场人心惶惶!因为平时猪丹毒只是零星发病,是被养殖“遗忘”多年的疾病。然而,这段时间有的区域暴发该病,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旧病新发”,因此在了解致病原因的同时也需紧急防治。

1、猪丹毒概况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疹块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3种类型。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以炎热、高温高湿的雨季多发。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该病的散发或者区域流行。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猪丹毒杆菌,但主要以3-6月龄的架子猪及肥猪为主,母猪亦可感染,死亡率严重时高达50%以上。最近几年,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陆续出现过猪丹毒疫情,主要表现为肥猪及母猪的急性死亡,许多猪场诊治不及时,损失惨重。

2、猪丹毒的主要发病原因分析

对于本次猪丹毒暴发的原因,防控不重视成为主要的发病原因。有专家认为,今年由于环保问题,猪场拆迁较多,导致人流广泛,拉猪车、卖药员、中介、猪贩等人群都一窝拥进来。加上有的猪场生物安全意识淡薄,进入猪场的车和人也不经过消毒等流程,存在感染隐患。另外,由于有些猪场还没确定是否搬迁,对日常保健稍放松,导致猪抵抗力下降,让细菌容易入侵。

引起猪丹毒的原因还有其他,有专家指出,猪丹毒是土源性疾病,在土壤中存在时间长,由于行情低迷,猪场为了降低饲料成本,给猪改喂牧草,草跟土壤有接触,会把病菌带进来。另外,若下雨天土壤流进井里,猪场又将这种井水给猪饮用,也有感染的风险。还有饲料中蛋白营养不足的原因,养猪人不饲喂精料,在饲料方面克扣,导致感染猪丹毒。

3、猪丹毒的主要防控措施

3.1免疫是关键的防控措施。

有些区域的养猪人觉得猪丹毒已基本控制,且很长时间没发生过,所以就不再给猪打苗。夏季有利于猪丹毒的传播,若不预防就有感染发病的风险。使用疫苗是一个好的防控手段。

3.2养殖的原则是养重于防,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调整养殖密度,通风降温;调整饲料配方,添加抗热应激产品,提高猪群抵抗力。

3.3防治结合,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对发生猪丹毒病的猪场,紧急接种疫苗的同时添加药物,治疗方案如下:信达舒或信达林g+诸达壮g+立可苏-g,拌料1吨,连用7天。

综上所述,夏季潮湿、炎热天气,注意防范猪丹毒,建议加强饲养管理,近几年出现发病的区域,合理使用疫苗,并应用敏感药物进行防治,从而提高综合防控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bxzzl/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