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皮肤病区分辨别诊治
白癜风口服什么药品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60529/4861814.html 一、渗出性皮炎 仔猪渗出性皮炎常发于1~6周龄仔猪,由于仔猪间打架咬伤,粗糙的地面及墙壁的磨擦、患疥癣抓伤等伤口感染而引起猪渗出性皮炎。其发生率不高,但病死率较高达20%。 预防措施 (1)产房要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母猪上产床之前,产床要彻底清扫干净,然后用消毒剂高效氯净1∶倍稀释,喷洒消毒1次;干燥后再用水线通(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含有效氯40%),每1升水中加本品1克,喷洒消毒1次;空舍干燥2天后进入母猪待产。 (2)母猪进产房前要用40℃温水冲洗体表,然后用0.1%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带猪消毒后再上产房待产。 (3)仔猪出生后要保持清洁,用消毒的毛巾或纱布将仔猪口、鼻及全身皮肤上的黏液擦洗干净,然后放入已消毒的保温箱中,并防止仔猪发生外伤,如有外伤者按外科手术处理。 (4)仔猪断脐、去势、打针、手术等要按正规操作,用碘酊严格消毒,防止感染细菌。 (5)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防止仔猪争斗、踩伤;消除产床上的一切尖锐物品,防止划伤仔猪皮肤;搞好猪舍和产床上的卫生,保持猪舍干净、干燥,空气流通、新鲜,清除污物与污水定期消毒,以消灭传染源,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 药物防治:母猪产前后即哺乳期饲料添加林可霉素拌料,仔猪肌注阿莫西林,涂抹青霉素食用油或机油。同时母猪做好全群体表驱虫工作,尤其是疥螨。 二、圆环病毒病 三型圆环 二型圆环 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圆环病毒二型引起的疾病在小猪上表现为多系统衰竭症,而在中大猪上则表现为皮肤型的皮炎、肾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肉猪背部、耳背部起黄豆大小的肉疙瘩。 圆环病毒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瘦”,极其消瘦,猪瘦的比普通腹泻还要快。以此为参照物,如果咳嗽,那可能是激发了副猪,如果出现皮肤病斑,那才可能是渗出性肾炎。离开此参照物,一切的确诊结果都是苍白的,无力的。哺乳期的仔猪,断奶前10天到断奶期,如果腹泻了,试尽所有的药物都无效,且拉的不严重,死亡率还不高,这也是圆环病毒,要不说防疫要早吗。断奶时整整齐齐的一窝猪,断奶1个月后,出现了一半个僵猪,似乎窝窝如此,特瘦,驱过虫,打过针也无效,死亡率也不高,这也是圆环。最严重的是冬天。当断奶1个月后,仔猪陆陆续续咳嗽,陆陆续续地消瘦,断断续续地死亡,解剖检出副猪症状时,哈哈,你的仔猪得圆环了。因为副猪是机会主义菌,是猪体常在菌,只有猪在患圆环时,机体抵抗力下降了,它才能嚣张起来,有种说法:“副猪是圆环的影子” 防治措施: 圆环病毒属于免疫抑制性病毒病,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直接杀死病毒,但圆环基本不会单独发病,造成对猪群的危害最大的表现在继发病因上,通过针对圆环并发继发病有效的治疗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例如仔猪多系统衰竭症中副猪病的关键作用,治疗需要有效针对副猪,用药没有定式,需要灵活把握,针对猪群日龄、发病状况、具体病症表现等,搭配治疗。 三、猪痘病毒 由痘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常被称为天花。传染快,同群猪感染率可达%。病初皮肤上出现圆形、红色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硬固的红色结节样丘疹,突出于皮肤表面,略呈半球形,表面平整,边缘为淡灰色,随后结成暗棕色痂块,最后脱痂留下白色瘢痕而愈,病程10~15天。在临诊上,猪痘一般没有明显的水疱和脓疱过程,我们临床发现只有少部分猪会出现水泡、脓疱症状。猪痘主要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此外,猪血虱、蚊、蝇等外寄生虫也可参与传播。此病由病毒引起,直接接触传染。皮肤损伤是猪痘感染的必要条件,大多数患畜在三周后恢复。猪痘有明显的季节性,该病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7月份。控制猪痘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加强卫生管理及清除一切外寄生虫,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如选用黄芩、连翘、板蓝根等,一般都会感染。 药物防治:黄连解毒散畜立健 四、疥螨 猪疥癣本病为猪皮肤病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种,只有很少的猪场不受猪疥癣侵扰,严重的疥癣不但影响增重及饲料转换率,而且可造成猪的应激。 临床上应注意与湿疹、过敏性皮炎及虱等病相鉴别诊断。 预防措施搞好环境卫生猪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透光,定期消毒杀虫,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 把好进场关进猪时应进行严格的临床检查,防止引进有螨病的病猪,进场后应隔离观察2周~4周,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 做好隔离治疗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以防止蔓延。在治疗病猪的同时,应用杀螨药物彻底消毒猪舍和用具,并对同群的猪进行防治,将治疗后的猪安置到经过消毒杀虫处理过的卫生猪舍内饲养。 应用药物定期驱虫每年对全场的猪定期使用阿维菌素等药进行驱虫,达到一次用药同时驱杀体内外寄生虫的效果。同时配合环境的卫生措施,可有效清除猪场的疥螨病。 治疗方法体外用药一般采用涂药、喷淋、药浴疗法。为了使药物能充分接触虫体,最好用肥皂水或煤酚溶液彻底洗刷患部,消除硬痂和污物后再用药。临床上一般需治疗2次~3次,每次间隔7天~10天,严重的还需更多的次数。采用外用药进行药浴时应注意观察,发现猪只精神不好、口吐白沫等中毒症状,应及时治疗,同时工作人员也应注意安全。 用2%敌百虫水溶液,洗擦患部或用喷雾器喷淋猪体、圈舍墙壁、地面、用具等。冬季可用1份敌百虫加4份液体石蜡涂擦患部。 用ppm双甲脒水乳液药浴或喷淋患部和环境。双甲脒对人畜毒性极小,可用于妊娠、哺乳母猪。 五、丹毒 猪丹毒多发于夏季,以青年猪多发 临诊症状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疹块。慢性病猪表现为心内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多发生在夏秋和梅雨季节,2月龄以上的猪最易感染。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病猪的潜伏期短的为3天—5天,长的达半月之久。如不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死率很高。 病原菌的最适pH为7.2-7.6,生长温度为5-42℃,最适温度为30-37C。因此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是猪丹毒集中爆发季节,多发病于种猪群。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防治:青霉素是最敏感性药物,治疗需要加大剂量,饲料里添加药物,安迪尔,清瘟败毒散。 六、耳坏死 耳坏死病主要表现在生长——肥育猪群,猪的耳朵首先出现小的擦伤,然后逐渐感染扩散至耳朵组织而变成坏死,接着逐渐腐蚀。在同一栏或放牧区的其它猪则不显示任何咬耳的症状。 对此病进行的细菌学和病菌培养分析表明,烂耳病是一种家畜葡萄球菌和一种链球菌混合感染的。饲料槽、猪舍和猪本身都有可能伤害到耳朵。 此病发生后,不易治疗。猪群育肥期间使用土霉素、四环素类药物添加能有效防止。配合使用以碘为基础的消毒剂产品做好消毒。 七、湿疹 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造成的,夏秋季节发病较重。腹下或大腿内侧皮肤出现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水泡、脓疱,最后形成溃疡。病程长者常出现局部感染,糜烂或化脓,最后猪体消瘦、虚弱。无传染性,体温不高,丘疹不规则,有奇痒。急性可给病猪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10~20ml 外购猪前期管理保健用药及防疫方案(干货) 防控用药方案——应对猪场两大问题 三氯烟熏蒸消毒剂——本产品可代替高锰酸钾甲醛消毒 热卖单品--灭蚊蝇药推荐 再来说说猪场口蹄疫的问题 新型绿色兽药——蒙脱石散 “有效”的消毒让养殖事半功倍 近期所遇种猪群问题汇总报告 激素类药在家畜上的用法用量 识别以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ndbxz/8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痛风石到底有多可怕可引起这7大问题,不可
- 下一篇文章: 夏季谨防猪高热病死亡严重,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