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桂枝汤及乌头汤治疗儿童变应性亚败血症
乌头桂枝汤及乌头汤治疗儿童变应性亚败血症高烧 马某某,男,7岁。患儿高热,体温持续40.7℃左右,皮肤红疹,关节疼痛等,达十一个月之久。 曾在××医院诊断为变应性亚败血症。使用各种抗生素,激素以及中药清热解毒方药,治疗未效。 诊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色惨淡,食少纳呆,口不渴,无汗,关节疼痛,体温很高。 二便正常,舌淡胖苔薄白。脉虚大,重按无力。 初拟小柴胡汤加减、继以麻杏苡甘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化裁,症状未见进退。复诊见诸方未效,原因何在? 细审病情:患儿体温虽高,反欲着衣,热势虽重,但不欲饮,关节疼痛,痛处不热,脉象虽大,重按不及,身热已久,舌无热象。 再观病史,前医曾多以白虎汤、犀角地黄汤之类,亦未见效。 余慎察前后,详审病机,大胆断言,患儿系内伏真寒,外浮假热之“真寒假热”证。 宜以兴阳温经祛寒法,方用仲景、治之。 第一方:川乌片6克,桂枝6克,生白芍12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4枚。入蜂蜜15克与药同煎,水煎饭前服。 第二方:生白芍12克,麻黄3克,黄芪12克,川乌片6克,入蜂蜜15克与药同煎,水煎饭前服,令其将上二方递服二轮。 复诊,服用上二方两轮后,体温渐退,关节疼痛若失。继以上方化裁,加入补益元气,调治月余,体温正常。 热未再起后长期随访,康复如常。 真热,实热往往来去迅速,难以久驻。此患者病程已达十一个月之久,当非真热。 复诊时从细微处着眼。 详审病情,始得知其热乃为阴盛于内,逼阳外越,而造成的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之证。故采用从者反治,热因热用之法。 此例提示:高热临证不能陈陈相因,拘于以寒治热之法,亦不能粗观脉症,草率处方。 余以为:辨证贵乎精细,治疗贵乎灵活,用药贵乎大胆,如此,方能奏效。 古代用法: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乌头,白蜜2斤。 用上面的乌头这一味药,以蜜二斤,煎后份量减半,去掉药物渣滓,用桂枝汤五合跟乌头煎液混合,两者合起来份量变为一升。 服药方法,以知作为度。 初始服用二合,不知,即取三合;又不知,再加至五合。那个知的标准是:像喝醉了酒的样子,出现吐的情况,就是对症取效了。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剉,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古代用法: 治历节疼痛,不可屈伸。历节之证,肢节肿大,体肉瘦削。 麻黄、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三两(炙),川乌五枚(咀,以蜜汁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哎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汁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湿寒伤筋着骨,荣卫不通则疼痛不可屈伸。 乌头-温寒逐湿。 白芍-麻黄调理荣卫。 黄芪-大补卫阳以利关节。 白蜜-润养津液。 炙甘草-补中以资荣卫之运行。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bxzzl/1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猪场基础药物的应用方法
- 下一篇文章: 当心22岁男生感冒拖了一个月,结果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