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痈,别忘了中医,别忘了妙峰弘医馆
痈多发生于抵抗力低下的成人,多发生于皮肤较厚的颈项、背部和大腿,大小可达10厘米或更大,初为弥漫性浸润性紫红斑,表面紧张发亮,触痛明显,之后局部出现多个脓头,有较多脓栓和血性分泌物排出,伴有组织坏死和溃疡形成,可见窦道,局部淋巴结肿大。临床上患者自觉搏动性疼痛,可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继发毒血症、败血症导致死亡。本病愈合缓慢,伴有瘢痕形成。 西医治疗痈,在痈初起消炎,痈较大以后需要等脓成以后,将痈切开引流,然后再消毒包扎,临床中有些病人因为气血不足,痈迟迟不肯成熟,会出现肿痛迟迟不成熟的现象,西医即使切开引流以后,也要经常换药,前后一月到两月才能恢复,一般痈直径3到5厘米,比较大的痈溃脓后形成一个大坑。 中医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正常的痈必须成熟后化脓才可以恢复,通过灸法可以逆转,可以提前排脓恢复,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患者经过7到10天治疗就可以恢复了,效果非常好。 中医一直都有灸法治疗痈的记载灸法治疗痛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病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尤其是 《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 灸法配合中医理疗便很快康复了。 年前收过一个病人,女,40岁,臀部起一个直径3厘米的痈,色红,肿痛,经过7次治疗,痈已散去。后随访未复发。 治疗期间忌食辛辣,牛羊肉,海鲜等发物。 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前: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2、饭后不可以马上去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艾灸中: 1、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2、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水温可以稍高。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亦是。 3、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是艾灸起了作用。 艾灸后: 1、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不可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需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3、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妙峰中医魏文超编辑 [海口美兰妙峰弘医中医门诊]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bxzfy/8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行业资讯儿童化妆品科普
- 下一篇文章: 父亲节致敬ldquo象爸爸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