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横琴岛西北角的飞鹤横琴工厂,全透明生产线高效运转,传送带将新出厂的奶粉送往货车。这批产品即将通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二线”通道发往华南20余个城市。早上9时,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内,医院管理公司财务总监李时家正与团队商定新季度采购方案。“医院经‘二线’通道从内地采购了一批医疗设备,首次尝到了入区退税的甜头。”李时家说。下午2时,澳门女孩程曦从横琴的家中出发,坐上预约好的动态公交,不用半小时就能去到澳门。“晚上回来横琴时,打算带点蛋挞、牛奶当宵夜。”程曦说。全国首创的分线管理政策落地横琴期满一年,琴澳之间,一些改变正在发生。这是合作区分线管理以来发生的故事。本月1日,全国首创的分线管理政策落地横琴期满一年,琴澳之间,一些改变正在发生。如今,在合作区内就业居住的澳门居民数量已超2万人,澳资经营主体近户。“澳门+横琴”深度绑定的红利如何持续释出?从合作区居民和企业家的“三本账”中,或能敲开深度融合的大门。一罐奶粉的“省钱账”20款产品横琴“独家”生产飞鹤横琴工厂内,透过玻璃幕墙可见,身着无菌服的工人将奶粉基粉投入巨型罐体,智能系统随即启动全流程监控。这家扎根北纬47°黄金奶源带的乳企,将全球布局的战略支点锚定横琴。年10月,飞鹤在全球布局的第12家智能工厂——横琴工厂正式破土动工。年5月,横琴工厂正式取得生产许可证,并于6月启动试生产。作为首批享受“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红利的代表企业,去年,飞鹤将加拿大进口原料经横琴深加工后直供内地市场。“仅关税减免就让成本下降近10%,政策红利直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总经理吕玉涛说,这为企业省下了不少“奶粉钱”。飞鹤横琴工厂,全透明生产线高效运转,传送带将新出厂的奶粉送往货车。如今,这座全国乳业龙头企业的现代化工厂,正生动诠释“澳门+横琴”的叠加效应。吕玉涛手持刚下线的奶粉告诉记者,每罐产品需经过四道智能质检关卡,当前月产能已达吨,覆盖整个华南市场需求。“依托合作区首创的监管体系,企业已规划近20款产品仅在横琴生产。”数据显示,飞鹤奶粉连续六年稳居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榜首。随着合作区“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管理办法落地,经澳门审批注册的食品在横琴完成30%以上加工增值即可申请认证。这种“澳门认证+横琴制造”的创新模式,正助力企业突破市场边界——从港澳市场出发,产品可快速辐射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横琴,为飞鹤提供了进军海外市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绝佳平台。当满载奶粉的货车穿过“二线”通道闸口时,监控屏上的温度曲线仍在跃动。这条横跨琴澳两地的产业链,正如生产线上的智能管道般,精准调配着制度创新的养分,酝酿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动能。一台机器的“省税账”“入区即退税”让资金周转提速横琴实施分线管理后,一系列全国首创的税收新政正重塑琴澳产业生态。作为首批“吃螃蟹”的澳资医疗企业,原妙集团医院通过“二线”通道采购的医疗设备,凭借“入区即退税”的创新政策,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大大缩短。“此前货物只有出境才能享受退税优惠,现在只要进入合作区就能够申请,‘分线管理’政策落地对企业在横琴岛上经营的帮助非常大。这让我们更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bxzfy/11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