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m.39.net/pf/a_4781479.html
为预防鼠类传染疾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11月16日毛登牧场召开鼠疫防控工作专题会议,牧场领导班子、各基层单位以及卫生院等相关部门参会。会上首先由牧场领导对鼠疫疫情情况进行了通报,随后对牧场鼠疫防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防控预案。要求各部门加大对鼠疫防控知识的宣传,牧场各分场,居委会要入户宣传,为牧民详细讲解鼠疫相关知识。要加强自家饲养的猫、狗等动物的管理,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坚决不能剥食野生动物。同时各部门要进行居民区的灭鼠工作,把灭鼠药放在垃圾桶周围、墙角等容易滋生老鼠的地方,同时做好宣传工作,提示居民注意鼠药使用安全。最后强调卫生院要成立隔离室、发热室,并进行24小时值班工作制,及时做好对发热病人的处置工作。

鼠疫防控小贴士

/11/16

01

什么是鼠疫,鼠疫有哪些危害?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02

鼠疫的传播

1.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布氏田鼠等。

2.传播途径: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野兔、狐狸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3.易感人群: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野兔、狐狸的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03

临床表现

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型比较少见。

(1)腺鼠疫: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

(2)肺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3)败血症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

04

鼠疫预防治疗

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戴口罩,勤洗手;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5)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g,其后4-6h服1g,一般连服5日。

鼠疫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xjxbxz/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