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氏水产商务网报道:往期精彩报道:

年产量超过万吨,鱼价触底,今年能否“咸鱼翻身”?

这条鱼要火!行情爆发,大鱼遭市场哄抢,早批苗供不应求,养殖户需排队拿苗

水产养殖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曾一度泛滥。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起到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反应,甚至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抗生素替代物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十分迫切,只有将无耐药性、无残留的抗生素替代物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才能确保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南东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产研发团队联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隆重推出替抗产品——“菌独双抗”(主要成分是复合酶GLT-27)。研发团队分别从不同养殖品种不同致病菌造成疾病中做了大量试验,验证“菌独双抗”在水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一、在细菌性水产疾病中的应用

在种病害中,细菌性疾病有61种,约占48%。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主要有弧菌病、爱德华氏菌病、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腐皮病、腹水病、细菌性败血症和细菌性肾病等。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主要有:

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灿烂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鳗败血假单胞菌和鲑鱼肾杆菌等。目前,使用“菌独双抗”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已有诸多研究报道且防治效果良好(见表1)。

表1“菌独双抗”在细菌性水产疾病中的应用

从表1中可以看出,感染弧菌病的对虾,口服“菌独双抗”后死亡率15%,低于对照组的60%;虹鳟饲喂后死亡率13%,低于对照组的40%;大鲮鲆口服后免疫保护率%;鳗鲡口服后死亡率显著降低,投喂后存活率77.8%,高于对照组的44%;银鲫对照组全部死亡;针对银鲫的败血症,用“菌独双抗”浸浴治疗组死亡率仅30%,低于对照组的80%;对锦鲤的溃烂病,“菌独双抗”组预防了锦鲤溃烂病发作,保护率%;对香鱼的鳗利斯顿氏菌病,用“菌独双抗”灌胃后存活率80%,高于对照组的15%;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病的中华鳖,浸泡组存活率75%,口服组65%,对照组30%;针对中华鳖的出血性败血症,饲喂组死亡率比对照组降低66.7%;对于棘胸蛙的红腿病,“菌独双抗”的保护率达%。

二、“菌独双抗”在病毒性水产疾病中的应用

白斑综合症病毒是一种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的强感染力病毒,使对虾养殖业经济受损严重。

用提纯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接种蛋鸡后制备卵黄干粉,将其按照0.1%和0.2%比例添加到白对虾的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7d后进行攻毒试验,攻毒后恢复相应的饲料投喂。结果表明:

低剂量组在攻毒后白对虾死亡率虽然达到%,但死亡时间得到延迟;而高剂量对螯虾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其死亡率不到30%。

大量试验证明菌独双抗对水产养殖常见细菌,病毒都有显著效果,是目前在水产养殖中良好的替抗产品,在此基础上河南东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水产养殖寄生虫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发了生物性的驱虫剂,实践证明安全、高效、实用。

评论留言,直抒己见,为水产品,点亮“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xjxbxz/5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