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游灯节赏美景 http://www.rainjade.net/cjrhys/5430.html

鼠疫是一种病情极为凶险的传染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原来在鼠类和其他野生啮齿动物中流行。跳蚤叮咬病鼠或其他患病动物后又咬人,就可能将病原体鼠疫耶尔森菌传播给人。肺鼠疫病人的痰里含有大量鼠疫杆菌,可以借飞沫传播,这样便造成人间鼠疫的流行。鼠疫的潜伏期2~7天。发病急,病情凶险,传染性强,如果得不到适当治疗病死率极高。如果在自然疫源地内发生自然灾害,由于灾民的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恶化,啮齿动物集中于灾民临时居住区域并大量死亡,导致跳蚤游离侵袭人类,这些都是造成人间鼠疫,甚至鼠疫大流行的因素。

主要症状:鼠疫发病急,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烧、剧烈头痛、呕吐、面部发红、眼红、皮肤有出血点等。鼠疫可分几个类型。腺鼠疫最常见,特征为腹股沟部、腋下、颈部淋巴结迅速肿大,极度疼痛,坚硬,推之不易移动,晚期可化脓、溃破,未经适当治疗者终将转化为败血症或肺鼠疫,多于1周内死亡。肺鼠疫多见于冬季或流行高峰,表现为咳嗽、血痰等肺部炎症体征,有较强的传染性。败血症型最为凶险,表现循环衰竭或休克。这两型病人多于发病后1~3天内死亡。   应该如何预防?   (一)严格控制传染源   1.管理患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或深埋。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2.消灭动物传染源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大力捕杀。

(二)切断传播途径   1.灭蚤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   2.加强交通及国境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三)保护易感者   1.加强个人防护参与治疗或进入疫区的医护人员必须穿防护服和高筒靴,戴面罩、厚口罩、防护眼镜、橡皮手套等。

2.预防性服药药物可选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磺胺、环丙沙星等。必要时可肌内注射链霉素进行预防性治疗,疗程为7天。3.预防接种主要对象是疫区及其周围的人群,参加防疫工作人员及进入疫区的医务工作者。非流行区人员应在鼠疫菌苗接种10天后方可进入疫区。

避免去鼠类滋生地。如去鼠疫流行地区,采取对啮齿类动物和跳蚤的防护措施。   避免接触在路边或林中发现的有病或死去的动物。当大量啮齿类动物死于鼠疫,蚤类叮咬的危险就很高。携带病菌饥饿的蚤类必急于寻找新的宿主。在森林或野外有许多啮齿类动物生活地方,要仔细照看儿童和宠物。   如要去鼠疫流行地区,可向医生或健康部门咨询有关情况。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向医生或卫生健康部门及时报告:

(1)发现不明原因的死鼠一定要报;

(2)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并伴有淋巴结肿大(俗称“疡子”)的病人一定要报;

(3)发现不明原因的急死病人一定要报。

发现以上情况之一,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院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各县市疾控中心24小时值班玉林市疾控中心;玉州区疾控中心;福绵区疾控中心:;容县疾控中心:;北流市疾控中心:;兴业县疾控中心:;博白县疾控中心:;陆川县疾控中心:)。

在鼠疫流行季节发现非人为投药而发生的自然死鼠和病鼠,发现人员扎紧裤脚、袖口后,用工具夹取老鼠尸体装入无破损的塑料袋,扎紧封口尽快送当地卫生院,再派专人转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xjxbxz/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