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最好 http://m.39.net/pf/a_4302821.html

一、病因分析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发病初期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随后转为慢性型,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地方性流行为主,炎热多雨的季节5~9月流行最盛。

猪丹毒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病猪和处于潜伏期的感染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猪将病原菌排入环境中,健康猪接触后即会发生感染,其中消化道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猪丹毒杆菌,但主要以3-6月龄的架子猪及肥猪为主,母猪亦可感染,死亡率严重时高达50%以上。

二、主要临床症状

急性发病的猪:高烧不退,精神不振,不吃食,结膜充血,呕吐,耳后、颈、胸、肚皮上出现红斑,指压褪色。前期粪便干结,后期可发生腹泻,呼吸困难,机体缺氧,黏膜发绀,死亡率较高。有的猪在胸、腹、背、肩及四肢外侧出现方形、圆形或菱形的疹块,初期为淡红色,指压褪色,后期呈紫色,指压不褪色,常于2~4天死亡。

慢性发病的猪主要表现为心内膜炎和关节炎,病猪消瘦,跛行,有的瘫痪不能站立。少数病例还会出现背、肩、耳等处皮肤坏死、干硬,形似皮革。

剖检病猪:急性发病猪口鼻出血,可见败血症状明显,内脏及粘膜出血,肾脏出血、瘀血、解剖肿大、呈弥漫性暗红色、典型的“大红肾”,脾脏呈红色,充血、肿大,死猪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肺脏充血、水肿,消化道有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胃底及幽门部尤为严重,黏膜发生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及空肠前部发生出血性炎症、可见大量粘稠的浆液性,心脏心肌出血明显、心瓣膜有菜花样疣状赘生物。

三、治疗方法

首先将病猪、疑似病猪采取挑出分栏隔离饲养,带猪消毒,使用戊二醛,并采取相应方法治疗,猪丹毒杆菌对青霉素类药物最为敏感,如使用安宁进行肌肉注射,首次用药可适当加量。发病那栋圈舍全群饮水或饲料中添加莫克灵,连续使用5-7天。针对已经出现皮肤斑块的猪只,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需要配合清热解毒,敛疮排脓的中药,感康、痘疮消。

四、预防方法

猪丹毒的预防只要做到“饲、检、免”即可有效预防。“饲”即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卫生工作,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注意杀死或驱除蚊、蝇和鼠类,经常保持猪栏、运动场及管理器具的清洁,定期用消毒液消毒。“检”指加强检疫,尽量不从外地引进猪,新进猪进行检疫及隔离饲养,如发现病猪,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毒,杜绝病原传播,防暑降温,降低应激,饲料或水添加维康舒,提高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干燥,不要过于潮湿,圈舍通风换气。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在每年春秋或冬夏两季定期预防注射,仔猪在断奶后免疫,以后每6个月进行一次。

-----------------------------

我们将持续为朋友们提供专业养殖指导建议,

解决养殖难题,提升养殖收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ndbxz/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