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沥滘片区规划优化打造新轴线南门户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这里,是广州新城市轴线南段与 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带交界处 这里,是广州重要的门户区域 海珠沥滘片区规划 又迎来了好消息! 8月10日,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上,《海珠区沥滘片区(AH—AH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审议通过。本次通过的规划是年已经获批的沥滘片区规划的优化提升版。 其中提出,要将沥滘片区打造成面向下个年的新轴线南门·数字科创湾,形成融合形象地标、生态地标、文化地标于一体的地标场所集群,进一步强化中轴南门户的标志性。 规划范围图 规划提出,将延续现行控规的主要设计策略,规划结构为一轴一带的秩序结构。规划将形成三大共识,分别为: 延续城市轴线,凸显门户形象; 塑造创新空间,激发片区活力; 提取传统要素,延续原真场所。 总体愿景为以“数字经济融合科技创新”,打造面向下个年的新轴线南门·数字科创湾。 目标之一是标志性 即新城市轴线地标场所集群。由单一的建筑地标向更为广义的空间地标转变,形成融合形象地标、生态地标、文化地标于一体的地标场所集群,进一步强化中轴南门户的标志性。 目标之二是未来感 即未来创新活力的产业中心。结合数字经济产业“无边界”的特征,规划通过水平功能细分及垂直功能混合两种方式,赋予地块丰富的混合使用功能,使不同功能之间可以高度集聚,推动产业融合的同时,实现基地内部的全面活力营造。 目标之三是烟火气 即在地生活场景的展示窗口。规划提出打造湿地粤生活体验街区,开放社区的首层空间,融入休闲、社交功能,构建慢行区域,释放街区活力,打造更多“可随便坐下来”的公共空间,让林荫大道两侧成为生活聚集的场所。 会上还提到核心区新增了米或米两种建筑高度方案。此次规划涉及4处用地建筑高度优化,其中1处为商业用地,3处为居住用地。 其中商业建筑高度由15-40米调整为15米。住宅建筑高度由米调整至米。总量控制区域形成地标建筑限高米/米方案,会上提到,各地块具体建筑高度及形态待后续精细化城市设计形成优化方案后确定。 米地标建筑效果图 根据规划,沥滘核心商务区10块用地划定为总量控制区,地标建筑高度建议不高于米,在不增加总建设量,居住建设量,商业商务建设量,不减少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和规模,不降低道路功能及面积的前提下开展精细化城市设计,明确各地块具体指标后按控规局部调整程序办理。 规划将落实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塑造更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注入更高端的复合功能。 同时将落实《广州市将海珠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实施意见》的战略要求,优化临湿地界面,打造百年林荫大道,构建高质量街区示范。 沥滘片区规划效果图 用地布局方面,规划用地落实农林用地及水域,增加部分公益性用地。项目大致分为六个片区: 片区一优化市政设施,强调功能复合; 片区二高质量配置公共设施; 片区三落实树木保护要求; 片区四衔接河涌水系规划调整方案,强化片区市政设施供应; 片区五打造林荫大道; 片区六落实基本农田。 居住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方面,规划范围内总人口9.46万人,较现行控规新增0.03万人。调整后公共设施涵盖八类65项,较现行控规新增17项;数量共计处,较现行控规新增处。 规划按照不低于9.46万规划人口规模设置教育设施。规划范围内配置93班完全中学1处、51班九年一贯制学校1处、小学5处、幼儿园10处,基本满足片区学位及服务半径需求。 编辑 许小卷 原标题:《海珠沥滘片区规划优化!打造新轴线南门户地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jpjbxz/11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校谈走进郑州20所河南高校齐聚,引
- 下一篇文章: 江门奏响大湾区建设进行曲,未来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