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宜宾将再迎大爆发澎湃在线
< 7月30日,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确保年如期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十四五”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 从全省经济副中心,到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宜宾城市站位持续升级、城市潜力再上台阶、城市颜值惊艳蝶变、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大格局定位、大手笔谋划、大项目支撑、大力度推进,一个腾飞的宜宾正呼之欲出。 ▲宜宾主城区夜景(宜宾新闻网陈泓宇摄)Part1 国家战略加持 宜宾迎来最好的机遇 今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新时代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继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之后,又一个承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其主要思路是提升重庆、成都两大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级,推动双城相向发展,成为承载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支撑广袤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对我国新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布局和空间治理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鸟瞰宜宾主城区事实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远不仅仅是成都、重庆两座城市的发展大计。以成都、重庆两座城市的带头发展、相向而行形成的引领作用,带动四川、重庆多个不同能级的城市群快速发展,才是这一战略背后更重大的用意。 显然,位于成渝两地中间地带、区位优势突出、产业能级较高、城市群抱团发展起步规划较早、经济发展韧性强的川南城市群,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磅加持之下,同样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公铁两用桥宜宾是连接重庆和成都的重要节点城市,此次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将为宜宾带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将进一步凸显宜宾在全省、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上游,以及川渝滇黔结合部的重要地位。 Part2 叠加城市优势 宜宾打造成渝地区对外开放 “南大门” 中央对成渝地区的功能定位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宜宾叠加地理区位、综合交通枢纽、产业集聚多重优势,在建设成渝地区南向开放通道门户枢纽方面大有可为。 ▲宜宾高铁西站从地理区位看,宜宾地处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结合部,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川滇黔区域的战略要地,扼四川出海南通道要冲,居于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叠合部,具有辐射吸纳川滇黔3省8市余万人的独特优势。 从交通支撑看,宜宾具备“铁公水空”立体交通体系配套,处于国家交通规划中南北干线和长江东西轴线的交汇点,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有4条高速铁路交汇,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昆”“兰广”两大重要通道的交汇点,是全国50个铁路枢纽之一; 有12条高速公路交汇,是西部陆路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有通往全国19个城市的空中航道,是川滇黔区域的航空桥梁; 有四川最大内河综合枢纽港之一的四川宜宾港,是国家规划的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长江六大重要枢纽港之一,长江航道吨级船舶常年昼夜通航、丰水期可达吨以上。 到年,宜宾将形成至成都、重庆、贵阳1小时交通圈,至西安、兰州5小时交通圈,至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7小时交通圈,真正成为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和沿江开放高地。 从产业布局看,宜宾产业基础雄厚。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89亿元、居全省第3位,增长8.8%、居全省第1位,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是四川省的工业重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全国创新型企业丝丽雅等行业领军企业为核心,以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汽车、新材料等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7和2.4个百分点。 ▲临港夜景宜宾正加速创建千亿能级的国家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基地,协同全省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与成都开展产业链分工、开放平台协作具备成熟条件。拥有交通、区位和产业的综合优势,使得宜宾能够承接成渝地区对外开放“南大门”的重要功能。 ▲宜宾智能终端产业园,图片来源于临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jpjbxz/11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京导游必看他地注册,在京执业,需在京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