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与底层技术的相互合作,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相关产品依靠其高效简单的业务流程,迅速进入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范围,不断挤压商业银行的相关经营业务空间。虽然在规模体量上,还未达到危机程度,但对长期稳定的金融市场结构而言,仍是不小的冲击与破坏。即便如此,商业银行在新竞争形势下仍然保持着核心竞争力。

与金融科技企业相比,银行业已经通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巨量的资本规模和风控能力,其客户忠诚度和粘性是金融科技企业短期内无法追赶的。同时,金融科技企业的委托存款、支付系统访问等业务必须经执照银行操作。这种法定联系让双方具有高度的目标协同和合作基础。在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为企业指明了变革思路,并通过减少运营成本、完善风控手段、增强技术创新等,与传统金融业务有机融合,从而有效提升银行经营水平。

一、大数据与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能力升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往往都能够在商战中率先应用。例如汽车电池技术、页岩油开采技术、柔性屏幕技术等。与此类似,大数据技术也较早应用于企业经营中。大数据技术是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的代表,在全社会各行各业时刻生成海量数据的时代应运而生。

金融业是名副其实的数据信息密集型行业,金融机构在日常经营和业务服务办理过程中,会产生并梳理巨大的信息数据,传统的资料分类存储及分析计算架构已无法对大量数据进行高效管理。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对顾客、商品或者金融市场的大数据分析力量,另一方面,能够从数据管理中分析研判金融风险,增强风险管控能力,提升经营的稳定性。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其调研报告中认为,大数据分析对商业银行的价值提升将大大高于其他领域。

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首先,大数据与客户分析。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助力传统商业银行做好对其客户的黏性培育。通过获取客户在金融机构门户网站、移动金融服务App、以及电子商务网站上的访问信息,商业银行能够掌握客户群的兴趣和金融消费习惯,通过用户画像分析各个类别的客户群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需求,将存在着同样需要的用户信息加以汇总和分类。

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组别的用户建立不同的市场营销方案。更多地发掘用户潜在需要,以便为他们创造出符合需要和喜好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市场研究,可以帮助银行提高对市场的把控力,培养用户对银行的忠诚度和服务黏性,稳步提高银行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占有率。

其次,大数据与精准营销。相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和产品而言,传统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产品往往无法适应客户日益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与客户心理分析技术同样,商业银行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自身金融产品,与时俱进的探索产品设计改进路径。通过获取金融产品销售总量、顾客覆盖率、收益能力等重要指标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商业银行能够对不同金融产品的利润状况、风险系数等做出画像,从而针对目标客户群,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产品,实现大数据化的精准营销。

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获取市场上同类金融机构产品的数据,与自身产品进行综合分析与比对,构建相应的产品评分模块并对金融机构产品的各项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评分,从而取长补短并促进产品设计的革新以适应日益多变的市场需求。在与用户的沟通反馈互动中,商业银行能够采用调查问卷、语音访谈、社会化平台信息数据挖掘等方法,收集客户对该行金融服务产品的评价数据,为客户服务提出更为精确的销售策略。这些以客户为中心的改进能够增加顾客对银行的信心和认可度,提高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占有率,增加银行的实力。

最后,大数据与信用管理。信用风险是银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类别,对其加以有效控制和管理是发展金融业务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人工智能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是近些年以来信息革命的又一重大成果。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了计算机系统人类思维,使其可以像人那样思考并完成特定任务。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优化资本配置、提升经营风险控制水平、减少经营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主要有以下3点。

首先,人工智能服务和智能资金管理辅助。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对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咨询与销售业务也就越来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bxzzl/1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