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泻大肠埃希菌食品安全致病菌篇
大肠埃希菌,俗名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为粪便污染特征微生物检测指标,提示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 大多数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有少部分特殊类型的大肠杆菌具有相当强的毒性,可造成严重疫情。例如O:H7。 根据致病性的不同,致泻大肠埃希菌被分为5种: 产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肠集聚性大肠杆菌(EAEC) 不同致病菌引起的中毒,症状各不相同。 大肠杆菌的抗原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表示大肠杆菌的方式是按O:K:H排列,例如:O:K58:H2。 O:H7是EHEC,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出血性腹泻,严重者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危及生命。O因对牛低毒而很容易被牛携带,因此食用未熟的牛肉易导致O感染。另外曾在德国肆虐的O也是一种EHEC,症状类似O,且毒力更猛烈。 感染致泻大肠埃希菌后应对症治疗,排除毒物,必要时进行催吐、洗胃和导泻。对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感染者,应慎用抗生素,抗生素非但不能缩短病程,反而会增加发生尿毒综合症的机会。 不吃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牛奶、肉等动物性食品。不吃不干净的水果、蔬菜。剩余饭菜食用前要彻底加热。防止食品生熟交叉污染。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bxzfy/1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体液免疫十大指标易懂干货
- 下一篇文章: 一株奇怪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