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又一自残游戏在青少年中传播隔着屏
注:本文部分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现在的中小学生都在玩什么? 想起此前报道的“蓝鲸“游戏仍然心有余悸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这次流行起来的游戏 怕是又会让不少家长心肝脾肺乱颤啦! 人体刺绣 “人体刺绣”是从境外流入的危险游戏,在肉体上穿针引线,流行于青少年。网上有教学贴,涉及到用什么针和线,怎样缝才不疼。该游戏对身体伤害非常大,一旦有细菌或病毒侵入,很可能引起败血症。警惕,及时制止! 光是看看都觉得疼... 如果没有人告诉你这是在身体上进行刺绣 一眼看上去,你十有八九会认为 这只是在手掌上涂鸦... 很可能引起败血症 “人体刺绣”虽不像“蓝鲸游戏”那样引导人走向彻底的黑暗,但二者却有不少共同点。同样是通过社交网络传播,同样是流行于青少年群体,甚至同样追求一种刺破身体才能获得的“残酷的美感”。 和蓝鲸死亡游戏一样,“人体刺绣”也是从境外流入,通过社交传播,流行于青少年群体,实际上,这种所谓的“人体刺绣”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非常严重。一旦有细菌或病毒的侵入,很可能引起败血症。 当刺绣的线被拆除后,孩子们手上的伤口真的触目惊心。 心理专家指出,蓝鲸死亡游戏、人体刺绣这类近乎自残的游戏之所能偷偷传播,主要还是青少年天然的逆反心理所致,当他们觉得无法融入家庭和社会,就会用这种反常规、反科学的举动,来体现自己的另类独行。 “人体刺绣”并非是某个人的独创 在身体上“穿针引线”的脑洞来源于 日本漫画《东京食尸鬼》里的角色铃屋什造 二次元的人物设计可以不拘一格天马行空 但当二次元里的幻想元素被生生拽入到现实中 结果真的令人触目惊心 网上贴吧竟有教程 在孩子的语言描述里,“人体刺绣”宛如一件需要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只有美与不美之分,背后的疼痛却统统忽略不提。好在,这些贴吧现在已经被强行关闭了。 “自我伤害行为” 对于爱好者来说,“人体刺绣”是时尚的,是在炫耀和获取社交价值,但孩子们玩的这种非专业刺绣方式近乎于一种自残。 在心理病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自我伤害行为”(Self-Mutilation),用来概括这种没有自杀意图的,但对自己身体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的行为。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家门林格尔在《人对抗自己》中说:“以一种造成最小的现实后果的象征性自我伤害,来满足种种心理需要,这不妨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策略和手段。” 意思是说,在经历强烈情感苦痛之后,人们可能做出种种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这其实都是人类负面情绪的自我宣泄。人性中隐藏着破坏的冲动,如果这种冲动不能施之于外界,那就施之于自身好了。所以才会出现有人割伤、抓伤、烫伤自己,有的人绝食、用针刺自己、故意过量服药等,这都是自我惩罚的手段。 然而对“自我伤害行为”的传统解释似乎已经不足以解释“身体刺绣”的流行。当社交媒体成为“人体刺绣”得以流行的基础,自残的初衷不再是宣泄自我,而更偏重于通过炫耀和自我伤害获取社交价值。单从这一点来看,它和网络上出现的一些生吞病死猪肉、鞭炮炸裤裆、烟头烫手臂的视频并无不同。 在青少年中发生率最高 根据心理学家罗斯(SRoss)的调查结果,15-19岁的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是最高的,基本在10%-20%之间。 康奈尔大学的另一位心理学家JaniseWhitlock关于自残的研究则表明,女生的自残行为比例高于男生。 人体刺绣这种“变态美学”之所以易被青少年群体接纳,跟他们热衷于玩酷、模仿、标新立异的心态分不开,最后他们还美其名曰:“这是伤痕的青春时代。” 当华丽的丝线被拆下 真实的肌肤布满伤痕 看一眼就是深深的痛感 网友:隔着屏幕都是疼的 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胳膊上莫名的红肿 或已出现“人体刺绣”的行为 请立即制止! 这真的一点也不美 自己的身体才是世界上 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独一无二的存在! 除了“人体刺绣” 一种叫牙签弩的“凶器”也要警惕 最近这种玩具也流行开来 有人说:这明明就是一把“凶器”! (可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陪孩子的时间多了 孩子想下手也没机会了 真若是想寻求个性 大不了咱们陪孩子用水笔 在自己的身上来个涂鸦也是好的啊 来源:人民日报、新京报 编辑:子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bxzzl/9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育儿浅谈婴幼儿大运动发展落后的原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