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泉口镇第二幼儿园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随着盛夏的来临,如何让幼儿健康度夏是家长、老师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夏季到了,随着气温升高,病毒和细菌很容易大量繁殖,为了能保证幼儿的健康,请家长仔细阅读这份夏季幼儿传染病防治指南,用心呵护幼儿安全度夏。 夏季常见传染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四季均可发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4、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3、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亦称为志贺菌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1、注意饮食卫生,坚持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变质的食物。 2、及时接种细菌性痢疾的疫苗。 3、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应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情况。 夏季感冒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这时大家较宜贪凉,如吹空调等,感受风寒之邪。 患者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头痛,怕风等。鼻涕起初是清水样,2至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热感冒的病程为3~7日。 1、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控制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 2、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勤洗手,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 3、夏日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抵抗力。 登革热 登革热登革热主要发生在夏秋季,是一种经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通常潜伏期是3-15天,病情严重的人可能会转变成登革热(DHF)。登革热的传播需要媒介,通常不会出现人传人的现象,当雌蚊叮咬了发病早期的患者后,登革病毒会在蚊子体内增殖,经8-10天的增殖期后,再叮咬健康人,就会使人患上登革热。 痱毒 痱子是夏天幼儿常见皮肤问题,痱毒就是由痱子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前胸、后背、脖子等部位,会出现大片瘙痒的红疹子。痱毒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肾炎、以及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病症 蚊虫叮咬 夏天是蚊虫活跃的季节,婴幼儿皮肤稚嫩,自然就成了攻击对象,比大人更容易被蚊虫叮咬,宝宝又会用手去抓,皮肤抓破后就会引起细菌感染,痊愈后就会结成像小红豆一样的疤痕,不仅有碍皮肤的美观还可能演变成蜂窝型组织炎。 家里的环境要注意清洁,提防蚊虫来源。宝宝睡觉时最好使用蚊帐或者睡前喷洒无毒害的杀虫剂。带宝宝出门时要常备万金油等药品缓解宝宝患处瘙痒。宝宝如果被蚊虫咬过多处或者有感染的迹象要及时就医。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此前称为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是一种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研究发现承认中腹泻更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 可通过食物,水和接触传播,具有高度感染性,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是近年来引起学校感染性胃肠炎群体爆发的主要原因。 1、病例管理(隔离患儿,结束隔离一般要求在无症状后72小时以上) 2、手卫生(七步吸收法) 3、环境消毒(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最有效的含氯消毒剂) 4、食品和水安全管理(喝热水、吃熟食) 5、风险评估和健康教育 1、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 2、诺如病毒感染发病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 3、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 4、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病程短,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 5、自限性疾病。 6、重症或死亡病例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夏季传染病预防措施 1.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要教会幼儿正确的擦拭鼻涕的方法。 2.穿衣要舒适透气 最好选择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纯棉制品最合适,穿浅色衣服会让孩子觉得更凉快。室内公共场所温度过低时,可适当增加衣物,在傍晚散步或者野外行走时,尽量给孩子穿薄款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3.注意饮食卫生 家长应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安全,为幼儿准备多样化的营养均衡饮食,夏季最好给孩子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油炸食品、冷饮和甜食等。 天气热,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较容易变质,应预防食物中毒,不宜吃剩菜剩饭。 4.经常锻炼,增强幼儿体 在孩子们平时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量选择在阴凉的场所开展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 5.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勤洗手; 6.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7.进行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 8.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9.注意儿童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 审核:卢燕 编辑:李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uezhengcr.com/bxzzl/9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什么是干槽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